• <ruby id="q5zjo"><delect id="q5zjo"></delect></ruby>

        <tbody id="q5zjo"><pre id="q5zjo"></pre></tbody>
      1. <tbody id="q5zjo"></tbody>

      2. 無障礙 | 長者版

        當前位置: 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政府部門信息公開>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市政府(辦)文件>銀政辦發

        索 引 號:11640100010085810C/2023-00164 效力狀態:有效
        發布機構: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2023-04-12
        責任部門: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 發布日期:2023-04-14
        名 稱: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銀川市持續提升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服務能力實施方案的通知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銀川市持續提升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服務能力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銀川市持續提升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服務能力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分工,認真抓好落實。

        ?

        ?

        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4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

        ?


        銀川市持續提升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服務能力實施方案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部署要求,持續提升銀川市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服務能力,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增強服務供給,對照國務院電子政務辦《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調查評估報告(2022)》評估體系指標和評估反映出的問題,結合銀川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發揮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成效,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實現服務模式從“事項供給”到“場景服務”轉變,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轉變,從“不見面審批”到“秒報秒批”轉變,推動更多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和“跨省通辦”,推動市場主體和群眾依規辦事不求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人民至上。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聚焦企業群眾辦事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入了解群眾需求,精準配置服務資源,推動構建“場景式”“指尖式”“集成式”“智慧化”“個性化”“精準化”“家門口”服務體系,為群眾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

        堅持公平普惠。持續深化審批事項網上辦理,豐富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兼顧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使用習慣和辦事需求,提升平臺適老化和無障礙服務水平,推動就近服務、主動服務、代辦服務、優先服務,支撐政務服務向基層、向鄉村延伸。

        堅持服務創新。在全區“一張網”的統籌之下,圍繞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持續開展個性化、有特色的服務模式創新,以高頻民生服務事項為重點,搭建群眾“點菜”、平臺“配菜”、部門“炒菜”的“中央廚房”式政務服務樣板,全面推進政務流程優化再造,推動服務模式從“事項服務”向“場景服務”轉變。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政務服務平臺辦事指南精準度

        1.提高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內容準確性。對照《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及實施清單》提出的要求,全面梳理核對銀川市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的辦結時限、辦理地點、辦理時間、辦理電話、辦理流程等要素信息,形成準確清單,并在寧夏政務服務網上同步更新,確保匯聚至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辦事指南相關內容準確度更高、指導性更強。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衛健委、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政管理局、醫保局等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1月

        2.保證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要素一致性。對標國家政務服務網辦事指南,進一步細化梳理銀川市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同一事項的中介服務、特別程序、表格及樣表下載、申請材料類型等要素信息,保持所有要素與國家辦事指南一致并同步更新至寧夏政務服務網。涉及銀川市市設政務服務事項,按照國家辦事指南標準和寧夏政務服務事項“四級四同”工作要求,安排專人梳理辦事指南要素信息,確保同一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所有基本要素在全市范圍內完全一致。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政管理局、醫保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1月

        3.加強辦事指南和權力清單的關聯性。比對銀川市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與權責清單。根據對比結果,調整本單位相對應的政務服務事項,并根據事項要素對辦事指南進行修改和更新,保證市本級政務服務事項辦件信息與權責清單事項關聯率達到85%。

        牽頭單位:市委編辦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3月

        (二)提升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精準度

        4.提高政務服務平臺檢索服務的精準度和便捷性。全面梳理群眾辦事需求場景,提取精準度高、涵蓋事項全的檢索關鍵詞匹配至寧夏政務服務網(銀川站),提供內容更加精準、搜索更為便捷的智能檢索服務。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3月

        5.提高政務服務平臺智能化水平。豐富寧夏政務服務網網上辦事引導,持續優化寧夏政務服務網智能客服,根據群眾辦事需求,在現有智能問答詞條基礎上,豐富問答詞條,增強智能回復內容關聯性和輔助群眾網上事項申報及辦理能力。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3月

        (三)提升政務服務平臺辦事便利度

        6.全面推動告知承諾制改革。嚴格落實《銀川市全面推進證明事項和涉企審批事項告知承諾制改革實施方案》,動態調整市本級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和涉企審批事項目錄。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暢通告知承諾事項網上辦理路徑,升級完善信用信息隨時調取、流程操作簡單規范、辦件數據自動統計的告知承諾辦理功能,大幅減少企業群眾跑動次數和申報辦理時限。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衛健委、應急管理局、市政管理局、文廣局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3月

        7.深入推進“四減一優”工作。組織開展全市第十輪“四減一優”行動計劃,嚴格對照銀川市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銀川市“四級四同”事項清單),加快推動全市政務服務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優服務,凡法律、法規中沒有明確規定的事項辦理材料數、辦理時間、辦理環節等,一律按照“應減盡減”原則,減少不必要的辦事環節和跑動次數,并同步公布在寧夏政務服務網上更新相應信息。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醫保局等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8.加快推動系統互聯互通。召開系統對接融合工作專題會議,加強協調協作和聯絡溝通力度,推動社保、醫保、公安、稅務等涉及群眾高頻事項辦理的專業系統與銀川市綜合窗口受理平臺互聯互通、業務協同,推動系統深度融合。

        牽頭單位:市網信局、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文廣局、衛健委、應急管理局、市政管理局、稅務局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9.推進統一身份認證。按照自治區統一身份認證要求,將各部門互聯網端申報網站接入全區統一身份認證體系,整合網上辦事入口, 著力解決重復注冊驗證、頁面多次跳轉等問題,提供更加簡單便捷、好辦易辦的服務體驗。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網信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文廣局、衛健委、應急管理局、市政管理局、稅務局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10.持續提升“一網通辦”水平。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強化系統融合、數據共享等技術支撐力度,持續提升網上辦事深度,實現材料共享互認、申報流程簡化、告知承諾可辦,讓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從“網上可辦”向“一網通辦”“全程網辦”轉變,拓展即來即辦、“免審即享”覆蓋面。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文廣局、衛健委、應急管理局、市政管理局、稅務局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11.加強銀川市移動端服務“好用性”“兼容性”“友好性”。探索推進“i銀川”APP和“我的寧夏”政務 APP互聯互通、深度融合,實現企業和群眾“單點登錄、無感切換”。升級優化“i銀川”APP,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滿足群眾個性化、多元化應用需求,上線四六級成績查詢、婚姻預約登記、多機構天然氣繳納、醫療就診等服務內容,打造集查詢、預約、申報、辦理為一體的移動便民應用。

        牽頭單位:市網信局、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稅務局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12.推出更多主題集成式服務。緊盯企業從開辦到注銷、個人從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階段,深入推進“婚育一件事”“企業職工退休”“身故一件事”“二手房交易及水電氣聯動過戶”“涉企不動產登記”等“一件事一次辦”,精簡優化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服務事項的申請材料和表單, 推行共享數據自動調用、個性信息自行填報、申請表單自動生成, 實現“多表合一、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提交”。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網信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衛健委、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殘聯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8月

        13.持續推動“減證便民”,推行證照免提交。擴大電子證照應用領域,豐富“掃碼亮證”、“無感通辦”等電子證照應用場景,通過數據共享、電子核驗、歷史材料復用等方式,讓電子證照代替紙質材料,實現證照免提交。強化電子證照跨地區互通互認政策宣傳,引導社會各領域增強對電子證照的認可,實現電子證照、電子證明更大范圍的應用推廣。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醫保局、稅務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投標中心等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14.提升平臺適老化水平。兼顧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使用習慣和辦事需求,在政務服務平臺和移動端增加適老性應用和無障礙服務,為特殊群體提供可辦易辦好辦的服務體驗。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網信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稅務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15.推動主動服務、就近服務、代辦服務。推廣24小時自助服務,在自助終端設備上線更多自助可辦事項,實現更多高頻事項全程自助辦理。同時,推動公共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服務、戶籍管理等領域群眾經常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以委托受理、授權辦理、幫辦代辦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務中心(站)辦理,政務服務向基層、鄉村延伸,實現“民生直達”。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稅務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3月

        16.加快應用“數字體檢報告”。銀川市效能監管平臺“數字體檢中心”按月生成部門數字體檢報告,根據系統自動生成的指標詳解和小節建議,對“健康狀況”欠佳的項目精準、有效整改,提高“體檢健康指數”,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稅務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四)推動政務服務評價評估規范化

        17.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全面開展全市范圍內政務服務機構、平臺、便民熱線“好差評”工作,所有政務服務窗口的醒目位置必須設置評價器和評價二維碼,做到線下“一次一評”和線上“一事一評”。 ???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稅務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18.完善“好差評”工作機制。連通線上線下各類評價渠道,實現“好差評”內容同標準提供、評價結果自動生成、評價結論同源發布、差評整改情況在線反饋。窗口工作人員要主動引導辦事企業和群眾,通過評價器和評價二維碼,對提供的政務服務及時進行評價,工作人員不得干擾評價人的評價行為。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保局、稅務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5月

        (五)保持政務服務平臺數據同源、服務同質

        19.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致性。堅持寧夏政務服務網與國家政務服務網事項同步更新機制,依托寧夏統一事項管理系統,做好銀川市政務服務事項與國家政務服務事項同源同質工作,保持同一事項名稱、設定依據、辦理材料以及辦理要求等信息標注一致,各站點提供服務的基本信息、辦理材料、受理標準等內容一致,統一辦事要求、同步更新信息。

        牽頭部門: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衛健委、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政管理局、醫保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3月

        20.提高辦件數據歸集標準。根據國家數據標準,嚴格規范辦件數據標準,準確、實時、全量歸集,確保匯聚至國家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數據,質量和范圍“不打折扣”。

        牽頭單位:市審批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醫保局、稅務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各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按職責分工

        ????完成時限:2023年3月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第三方評估工作已經連續開展五年,此項工作是國家層面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抓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落實的重要抓手。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持續發揮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成效,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的重要性,抓好抓實各項短板弱項的攻堅工作,確保銀川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二)落實責任分工。各縣(市)區、各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工作,把工作任務逐項分解到崗位、落實到人員,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定責任、定進度、定要求,確保事有專管之人、人有明確之責、責有限定之期,層層傳導壓力,一項一項抓好落實,力爭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

        (三)強化部門協同。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要形成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加強部門間、層級間的協同配合。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切實增強抓落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目標同向、協同發力,在牽頭單位的統籌指導下,以“馬上就辦”的勁頭,積極做好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各項工作,努力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再做新貢獻。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99热免费在线精品
      3. <ruby id="q5zjo"><delect id="q5zjo"></delect></ruby>

            <tbody id="q5zjo"><pre id="q5zjo"></pre></tbody>
          1. <tbody id="q5zjo"></tbody>